非创伤性脑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救人还是害人网传女大学生因120延误 [复制链接]

1#

“”“”“”这三个电话是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都知道的,但就当一名大学生因为急需帮助时,对方却说了一句“我感觉你也没啥事儿”!

说到医护人员我们会想到“高学历”“医学生”等等,在患者心中医护人员还是“救命稻草”,不过偏偏就有医护人员的所作所为配不上接受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被“女大学生因延误而去世”的消息刷屏了,由于毕竟是网传的消息,“医闹”的事件我们也没少听闻,所以在看到热搜时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个误会。

女大学生因“延误”去世?电话录音让人气愤,官方已介入调查!

事情发生在河南郑州,这天一名女大学生独自一人在宿舍时突然感觉头疼难耐,于是拿出手机拨打了求救电话,但是就在女大学生住院治疗13天后,因为脑出血去世。

由于这名女大学生身体状态一直不错,家里人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在学校的配合下想要报警了解情况。没想到了解到了让所有人都不想要发生的事情,而一段电话录音最让人气愤。

据了解这名女大学生当时与接线员进行了长达8分钟的对话,但是最终也没有派车过来。而是该女大学生的室友回来发现她的异常后,再次拨通才派车,期间耽误了两个多小时。

长达8分钟的通话都说了什么?第一个关键点,女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河南大学,而对方第一反应是河南大学在哪?第二个关键点,女大学生说明伦校区,但接线员听成了“明伦小区”。第三个关键点,女大学生说自己头好疼,但对方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四个关键点,女大学生已经神志不清说不清楚话,接线员却说她“不配合”。第五个关键点,接线员带着责怪的说女大学生都是上大学20多岁的人。第六个关键点,多次让对方不要用嘴巴呼吸,责怪女大学生这边“乌拉乌拉”的。

不难想象女大学生听到这段录音之后心如刀绞的状态,不愿接受一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这样离开了。这到底是在救人还是在害人?女大学生到底是不是因为“延误”而去世的?对此官方已经介入调查。

关于此事多数网友认为是接线员的不专业导致了女大学生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河南大学方面的回应是一直在积极处理。而急救专家回应表示:“派车”确实存在困难,但是不应置之不理。涉事急救中心表示:曾多次培训调度员。

“有因才会有果”,关于女大学生的“不幸”,想要“三问”涉事急救中心

一问:所谓的培训是否就是走过场?如果说多次培训,那就真要问问培训老师是否尽职尽责地在教育接线员。难道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去拯救一个人,就不应该要去争取一下吗?

二问:这位接线员的行为是个例还是频发?长达8分钟的时间,哪怕有一名同事或者领导意识到她的态度问题,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这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整个团队的问题。

三问:接线员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救人,还是让人配合她?估计这位女大学生最后悔的就是将拨打最后一通电话的机会留给了,倘若联系的是老师、是同学都不会被告知:配合一下。

笔者认为一定要深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要以儆效尤,让这种悲剧彻底不要再发生。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文化、科技等水平的提升,是否也已经达到让根据手机号码去了解求救人员更多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育水平提升,保证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医护人员的“精英化”刻不容缓

学历水平是医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本科生质量和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提高,对医学生的学历要求也应该提升,希望我们未来的医生都可以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护士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除了学历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应该从道德方面去综合考察,必要时可以接受*审。并且对已经入职的大学生不能放松要求,要鼓励他们继续接受教育,并要定期进行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的考察。

笔者寄语:

一想到这位女大学生因为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而遭遇不幸、一想到医护人员的“精英化”医院在招聘“文艺护士”、一想到大批医学生可能并未接受到好的教育水平,就让人倍感遗憾。希望这件事可以给所有玩忽职守的人敲响警钟,希望医学生可以通过教育承担起自己的光荣使命。

今日话题:你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满意吗?

(为大家分享最新最热的教育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