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占脑卒中约13%。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典型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睡、昏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总体预后较差,而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主要病因
原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指由长期高血压或淀粉样血管病引起小动脉自发破裂或小穿支动脉自发破裂导致的脑出血,约占85%,常见以下几种:
高血压
高血压是迄今为止最重要和普遍的危险因素,其常损害小的穿支动脉或皮层下小动脉,多为基底动脉(或大脑前、中和后动脉的分叉处或其附近)起源的小穿支动脉。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老年人,但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发病。
淀粉样血管病
淀粉样血管病通过β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脑的小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导致管腔狭窄、内部的弹力膜中断、内皮细胞损失及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而致小血管自发破裂出血。它是老年人散发性脑叶出血的常见病因,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继发性脑出血
继发性脑出血指由血管畸形、动脉瘤、既往药物使用、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颅内肿瘤、静脉窦血栓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出血,常见以下几点:
血管异常
血管异常包括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动脉瘤所致的脑出血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常破入脑室。血管畸形通常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和硬膜下动静脉瘘,其在脑出血患者的发生率为5%~8%,以动静脉畸形和静脉畸形最常见。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由于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抗凝相关脑出血发病率随之增加。
拟交感神经类药物
可卡因、安非他命、去甲麻*碱及摇头丸等拟交感神经类药物的摄入,逐渐成为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静脉窦血栓形成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亦可引起脑出血的发生。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约30%~40%可能继发脑出血,且临床表现症状更重,预后更差。
肿瘤
颅内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是导致脑出血的原因之一,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及转移性肿瘤更易发生脑出血,其中具有很高的出血倾向的转移性肿瘤是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前列腺癌和肺癌。
血液病
脑出血是血液系统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血液病患者通常表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异常的血液又会持续损伤血管内膜,继而导致脑出血。
脑溢血是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所有引起血管破裂的疾病都可导致脑溢血,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压异常:常见病因,血压过高可导致压力超过血管负荷而产生破裂;
2、血管壁异常:患者血管壁异常或破坏时,如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畸形可以产生脑溢血;
3、血管发育异常:患者血管发育时缺乏肌膜层或强度异常,可产生脑溢血。
脑出血的并发症: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多伴有活动障碍,而长期卧床成为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最常见的原因,脑出血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为肺部感染,脑出血后3~5天内,昏迷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表现为多痰、呼吸受损,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
2、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脑血管病后抑郁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脑血管病后抑郁与抑郁症相比,其抑郁情绪晨轻夜重者较多,晨重夜轻者较少,易激惹症状及焦虑、躯体化症状较重。大脑皮质受损者抑郁程度明显较皮质下受损者严重,大脑前部受损者抑郁程度明显重于后部受损者。
3、焦虑反应的特征性症状也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①持续性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②同时有心理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对声音敏感和容易激惹。③同时有躯体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胸闷、呼吸加快、烦躁、坐卧不宁等和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多尿、胃肠活动增加而致腹泻。
怎样才能预防脑溢血呢?做到10个务必
/p>
1.务必要戒烟戒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2.务必要注意季节的变化,防寒避暑,防止寒冷。高温对机体的形响,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3.务必要早期发现,及时调理,降低或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增高。
4.必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劳过累。
5.饮食务必清淡,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糖也不宜过多食。可多吃豆类、水果。蔬菜和鱼类等,尤其对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者更为重要。
6.发现动脉硬化,务必要早期治疗,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以保持血管的弹性。
7.务必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上升。8.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务必要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9.务必每天进行适当的坚持体育锻炼,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避免激烈的运动或过度劳动。
10.务必使大便经常畅通,避免过度用劲排大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让4亿国人远离亚健康而奋斗终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